本帖最后由 葡萄 于 2024-11-19 16:58 编辑
在前一篇科普里面,已经给出了内衣尺码的基本算法。来,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下胸围四舍五入到最近的 5 的倍数就是底围尺码,而罩杯尺码则来源于上下胸围之差”。
那么,上下胸围应该怎么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精确定义:上胸围和下胸围到底是指什么。
啥,上胸围和下胸围是什么——这居然也是个问题?
这不仅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现行的文胸国家标准中上胸围和下胸围的定义: “上胸围(bust girth):人体在穿戴合体的单层无衬垫无支撑物胸罩使乳房呈自然耸挺状态时,经过乳房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的最大尺寸。” “下胸围(underbust girth):经过人体乳房下乳根水平围量一周的尺寸。” 啊,国家标准解释得多么清晰!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嘛!不过,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有很多槽点?
没错,首先,测量上胸围时应穿戴“合体的单层无衬垫无支撑物胸罩”。上哪儿找这个东西?即使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单层无衬垫无支撑物的胸罩,在尚未测量胸围的时候,你怎么能预测穿哪个尺码才“合体”呢?要寻找合适的文胸,先要测量自己的准确上胸围;而要测量自己的准确上胸围,就要先有一件合适的文胸。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糟糕的死循环。
(这里顺便插一句,目前国内已发表的多数内衣相关的人体测量研究中,测量上胸围时,都仅仅测量被试在上身完全赤裸状态下,经乳房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的尺寸。而此时胸部多少会被重力往地面拉,乳房的厚度往往会比正常托起时略小,而且测量的位置相对正常托起时也偏低,因此很可能导致上胸围测量值偏小,并进而低估中国女性的罩杯。有大样本研究显示,直立状态下的上下围仅能预测27.9%女性的实际应穿着尺码[2],可能就与此误差有关。)
图 1 裸身直立状态与穿内衣直立状态下上胸围的对比 其次,“水平围量一周”是指什么?如小喵的尺码科普帖所述,相邻两个罩杯之间的围差差距只有 2.5 cm,而人体是有弹性的,量的时候手松一点或者紧一点,吸一口气或者呼一口气,一两个罩杯就差出去了。而松量还是紧量,呼气量还是吸气量,国家标准里是没有操作性定义的。
操作性定义的模糊性造成了普通人对围差测量的各种不同理解。如果你搜索一下网络上的测量指导,会发现有人说量下胸围时要呼气拉紧量,有人却说下胸围要松松地量;上胸围的测量,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坚持要直立测量,指责弯腰量的都是虚荣心作祟;有人说上半身前倾 45 度才准确,还有人说要前倾 30度,或者前倾 90 度,上半身与地面平行……到底怎么量才是正确的?
它们可能都是正确的。 这个回答听起来像是一句大忽悠,但却是一句大实话。虽然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国家标准中对于上下胸围的定义难以操作化,但是它却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测量被正常托起状态下的上胸围。如果正常托起时的上胸围难以测量,那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方法,使测量结果尽可能接近正常托起时的上胸围。而对不同胸型,不同围差的人而言,“最接近正常托起状态”的姿势可能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直立测量选尺码最准,而有些人认为需要上半身与地面平行才可以。
同时,在考虑测量的松紧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内衣本身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个人形体的差异,和对内衣松紧程度偏好的个体差异。
综合理论上的考虑和国外的一些测量经验[3][4],我们认为单一的测量方式不足以反映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尺码,与其试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测量值,不如通过多个测量给出一个比较靠谱的范围。因此,从一个死理性派的角度,建议大家在测量上下胸围时,做以下几个不同的测量:
下胸围的测量: 测量下胸围时,请赤裸上身,正常直立,用软尺从紧贴乳房下缘的地方,围绕身体,水平量一圈。需要做两个不同的测量:
(1)正常放松状态,将软尺稍微拉紧,但不要拉得太紧,以你觉得刚好能固定住且舒适的松紧为宜,尺子不要勒肉。这个状态下的测量结果一般比较接近你平 时穿着内衣时的状态。
(2)尽量呼气,将软尺拉到紧得不能更紧。这一测量表示你的下胸围最小可能小到什么程度。一般而言内衣围带的平铺长度要略小于这个长度,不然你一深呼吸,内衣就变宽松大背心了。
另外根据国外内衣社区的一些经验[5],如果(2)中的下胸围仍然大于 90cm, 你的体型可能会格外影响你对内衣的感受,且此时有些文胸的围带拉伸幅度可能会过大,影响固定效果。这时去商场试穿的时候,可能需要多试几个码,比如可以考虑某些小一号的围带。
上胸围的测量: 测量上胸围时,同样需要赤裸上身,用软尺沿经乳头的身体横截面量一圈。测量时不要特意呼气或吸气,保持正常放松状态即可,这个不难理解——你正常穿着合体内衣时,大部分时候都是这个姿势。软尺不要特意拉紧,但是也不要特别放松,以刚好贴合皮肤为宜——正常穿着内衣时,我们不希望罩面压迫乳房,但是也不希望罩杯空着。
|